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正文

内江师范学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 五年规划(2021-2025年)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3-01-08

中共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

关于印发《内江师范学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二级党委、党总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升学校普法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完善校内各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新格局,《内江师范学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已经2023年1月6日常委会审定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专此通知

中共内江师范学院委员会

2023年1月14日

内江师范学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

五年规划(2021-2025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升学校普法工作质量和水平,根据《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四川省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明确了第八个五年规划的主要目标,并提出“六个工程”。

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学校法治素养和依法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干部师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法治课程建设、法治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互联网+”法治教育、法治实践教育深入推进,校内各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新格局进一步完善,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新时代师范大学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工程

(一)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和教师等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重点课程。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普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融入学校教育,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法治理论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开设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学专业核心必修课,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学专业各门课程的有机融入,探索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共选修课。充分利用网站、报纸、“两微一端”等多种渠道,加大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解读力度,营造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良好氛围。

二、党员干部学法用法示范工程

(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将宪法、民法典、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党内法规等列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年度规划。健全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探索建立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法治能力测评制度,健全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依法治校能力培训机制,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考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清单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落实党员干部法治教育培训制度,推动每年组织开展法治专题培训,组织现场或网络旁听法庭庭审。将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三、教师法治能力提升工程

(三)加强法治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支持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专业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法治教育师资后备力量,探索在师范类、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法学、教育学原理等相关内容。尝试开展“法学+教育学”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作为新入职教师必修课程,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

(四)加强法治课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配备与课程设置相当的法治课专业教师,推动提高法治课专业教师在思政课教师中的比例。推进法治课教学研究,建立健全法治课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机制,支持法治课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公开课展示等活动。邀请全省知名法学专家学者参与我校学生法治教育工作。

(五)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法治素养。要针对辅导员开展法治培训,加强教师法治素养考察测评,将法治素养纳入教师准入、管理评价等环节考核内容。

四、法治课程建设工程

(六)增强法治课堂教学实效。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加大宪法、民法典在学校法治教育中的内容占比和课时占比。用好国家统编教材,用好国家法治教育教学资源支持系统,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推广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加大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方法创新,强化导入设计、问题探究等具体环节。落实法治教育教学标准,加强教学行为指导和规范。加大学科融入法治教育力度,探索课堂渗透法治教育内容,用好法治课精品在线课程。

五、学校普法宣传工程

(七)高质量开展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将学生学讲宪法活动作为法治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持续与教育部、省教厅同步开展活动,推动学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宪法学习,了解宪法知识、树立宪法观念、维护宪法尊严。健全活动机制,全面提升校级赛事组织能力,推荐优秀选手参加省级“学宪法 讲宪法”比赛。组织参加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特色活动,持续开展“12·4”国家宪法宣传周活动,常态化推进“宪法法律进高校”活动。在国家宪法日举行师生参加的升国旗仪式、上一节宪法教育课。

(八)提升学校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推动普法与依法治理紧密结合。推动学校健全依法治理制度体系,将法治素养和依法治理要求融入学生守则、教学规则、行为规范和其他学校规章制度,提升依法办学、依法执教能力。健全学校内部权益保护和救济机制,依法维护师生合法权益。推动学校健全依法预防和处置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机制,创新学生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依法治理“校闹”。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支持学校在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等队伍建设中,优化人才结构,引进更多法律专业人才。

(九)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加强对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位条例的宣传教育。创建学校特色法治教育品牌,积极参与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建设校园法治宣传教育阵地,打造校园法治文化景观。通过歌曲、舞蹈、模拟法庭、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情景剧展演、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志愿活动、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利用围墙、走廊、橱窗、电子屏、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载体,普及法治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安全上网,切实防范校园贷、套路贷等。

、协同普法工程

(十)统筹整合法治教育资源。加强与人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单位及律师协会等社会组织合作,深入推进“以案说法”,共同推进国家安全、校园法治安全教育。完善普法志愿者工作机制,将普法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重要内容,广泛开展普法活动,打造普法教育品牌。

、组织保障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法制办),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督促全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学校主要负责同志要落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加强日常指导和督促,推动及时解决问题。

(十二)强化保障支撑。各二级党委、党总支要健全普法工作机制,落实专门人员负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将普法经费纳入本部门年度预算。

(十三)优化评估指导。组织开展法治工作常态化监测和系统化评估,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各二级单位年终考核。健全激励机制,及时宣传推广各二级党委、党总支法治宣传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推动在教师表彰奖励中重视推选法治课教师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