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是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世纪之交,面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高等教育推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历了不平凡的十年,谱写了教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第一,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使我国迈出了由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性一步。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根据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作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2002年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达23%。全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数和学生数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全国地级市几乎都设立了至少一所高校,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趋于合理。现在,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1800万,规模居世界第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人,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二,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十年来,我们始终强调高等教育工作要把握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提出并贯彻“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2001年起采取切实措施,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2004年起着力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保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一批大学和重点学科实力进一步提升,缩小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以及重点学科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十年来,“211工程”学校科研经费增长了7倍,SCI论文数增长了近7倍。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提高,得到国际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肯定。
高校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大幅度增强。“十五”期间,高校承担各类课题61.9万项,其中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的“973计划”项目占立项总数的54.5%,承担的“863计划”项目数和经费额占40%左右。目前,全国高校科研经费比1998年增长了5倍,国家重点实验室有63%建在高校。高校科研取得了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近五年来,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90项,占授奖总数的57.7%;技术发明奖89项,占授奖总数的64%;科技进步奖543项,占授奖总数的54.8%。在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高校获得了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全部一等奖(共3项)。截至2006年底,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达4.5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2.6万项。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繁荣发展。目前,高校拥有占全国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创造了占全国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较好地发挥了现代化建设“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第三,高水平教师队伍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了新进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成功实施,共面向海内外聘任长江学者1107名。目前已有24位长江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175项长江学者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励。“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计划”有力地加强了高校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创新团队的培养。目前高校拥有全国2/5的两院院士,2/3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加强师德建设和学风建设,涌现出张光斗、孟二冬、方永刚等一批为人师表、品德高尚、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和先进典型。
狠抓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教学管理。加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吸收国际科技与学术前沿知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积极推进名师、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高校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第四,高等教育各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适应了世界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增强了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
高等教育各项改革都取得突破性进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高等教育多元化投入体制形成;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效明显,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广泛深入。我国已与18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交流关系,签署了近190个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协议,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协议。通过与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强强合作,加大了人才开放式培养的力度和对学术前沿领域科研的参与度。近3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106万,已有27.5万人学成回国,一大批留学归国人员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骨干。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目前共有来自184个国家和地区的16.2万余名学生在我国高校等机构学习。在海外建立的210所孔子学院,已成为我国汉语对外推广的重要基地。
第五,多渠道加大投入,高校办学条件改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九五”时期中央教育财政支出比例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政策及高校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建立,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高等教育经费总量为2550亿元,是1998年的4.6倍。其中,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为1091亿元,是1998年的3.1倍。1998年至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教学行政用房增长了3.7倍,教学仪器设备值增长了4.7倍,固定资产增长了6.4倍。
第六,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国家建立健全了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每年将达到308亿元左右,资助额比原来增加了10倍以上,享受国家奖、助学金的大学生每年约400万名,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0%以上。
第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高校持续保持稳定。贯彻落实中央[2004]16号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广大师生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党员比例不断提高。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维护稳定作为做好高等教育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连续18年保持稳定,为全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发展、大改革,成就巨大、举世瞩目。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还有很大差距: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布局和学科专业设置还不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教育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较落后,教学质量还有待大力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不明显;缺少大师级教师和领军人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投入与高等教育发展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高校管理有待加强。
我国高等教育既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也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科学提出下一步发展方向和目标是关系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大问题。
科学认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
发达的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保障,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要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我国要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这就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想象一个高等教育薄弱的国家能成为工业化、现代化强国。因此,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是必要的、及时的。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格局中的关键性、战略性资源。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银行曾在《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一文中得出结论:没有更多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将会越来越难以从全球性知识经济中受益。接受高等教育的国民越多、层次越高,国民素质就越高,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发达国家国际竞争力之所以较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充满活力的、发达的高等教育,得益于它们拥有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因此,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培养大批拔尖优秀人才和一批大师级人才,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在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中,谁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有优势,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目前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发达国家科技优势的压力和在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对我国进行的封锁,我们必须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培养的各类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源泉;高校的科技创新团队、创新平台和基地,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然要求推进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大学从来就是孕育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是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基地,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既服务文化建设,又引领文化发展的独特作用。高等学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挥“思想库”的作用;应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研究中国优秀的文化,倡导文明风尚,积极推动我国文化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高等教育应该也完全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科学把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高等教育大体上应朝着以下目标努力:一是高等教育的布局、层次、类型和学科结构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形成各类高校相互促进、各具特色、健康发展的格局;二是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和大批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三是高校拥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四是相当一批重点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具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取得一批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五是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力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人才库”;六是具有一流的管理,依法自主办学的自主权得到切实落实,高校拥有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良好学术环境和精神文化氛围。这样的高等教育,将是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将是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将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只有拥有这样的高等教育,我国才能真正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优化结构为基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加大投入和提高管理水平为保障,以培养拔尖人才和各类优秀人才为根本任务,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
第一,培养拔尖人才和各类优秀人才,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是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任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要创新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抓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关键,将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等适应时代进步、科技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二要坚持开放式培养。通过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同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共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三要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制度和环境。从政策体系入手,完善激励机制,为他们潜心钻研学问营造环境,为他们脱颖而出提供条件。与此同时,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为各行各业培养各类优秀人才。
第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提高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一要把教学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改革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更新教材,强化研究性学习,强化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二是“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学校要自觉在提高质量上作表率,带动全国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所有高校都要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为各行各业培养大批优秀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四要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关系,按照中央的要求,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第三,坚持人才强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环节。一要弘扬大学精神,建设大学精神家园,为大师级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大学的文化和精神至关重要。大学要有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骨气和勇气,鼓励师生自由探索,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努力形成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奋发向上、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和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二要采取特殊政策,通过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障,吸引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三要加大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力度,破除制约创新、束缚创新的一切障碍,激发生机和活力,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
第四,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我们要建设的高等教育强国,应该具有一个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布局结构合理、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布局,一要立足国家发展战略,既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要,又适应长远发展,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工作,调整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结构。二要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科技创新的要求,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培养新兴产业需要的各类紧缺人才。三要根据区域发展战略,统筹东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四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培养各类优秀人才。
第五,坚定不移地推进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增强高校创新能力。一个国家没有若干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没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一要继续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推动一批大学和重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二要积极发展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前沿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增强和提高高校的创新能力与服务水平。三要加大国家对高校科研基地和创新团队建设的投入。
第六,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一要创新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上有新的突破。二要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三要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专家学者、广大教师办好学校的积极性。
还要不断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一是国内著名高校要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强强合作、强项合作,善于在广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博采众长。二要不断拓宽大学培养人才的国际视野,有针对性地向各国的名校、名实验室、名导师派出留学人员;进一步完善政策,促使留学人员学成回国。三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
第七,加大投入,创新管理。投入和管理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各级政府要更加重视和关心高等教育,加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强大保障。二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影响稳定和发展的突出问题。三要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高校管理水平;要充分发扬民主,注重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校,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
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强调和把握几个问题。一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二要遵循客观规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坚持在我国高等教育现有基础上提高水平,提高质量,充实内涵,不搞外延扩张,重复建设。要坚持埋头苦干、长期奋斗,反对急功近利、浮夸浮躁。三要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一个重大课题,很多问题还要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必须加强规划,明确重点和措施、阶段和步骤,稳步推进。四要集中精力,抓质量、抓管理、抓队伍建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归根到底还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大学的领导者使命崇高,责任重大。书记校长们要潜心办学,真正把精力和财力集中用在优化育人环境上,扎扎实实抓质量、抓管理、抓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