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学习安排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学习安排 -> 正文

第5周政治学习安排:学习讨论关于高校改革转型发展的课题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14-09-28

1、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147/201406/170695.html

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0/201406/170737.html

3、内江师范学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编者按:高校面向应用技术型的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的重要历史机遇。为抓住这次发展机遇,我校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6部门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经过学习、调研和研讨,出台了《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标志着我校2014—2020年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我校办学将踏上新的征途,对我校今后的办学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为理清转型发展思路,增强转型发展信心,有必要回顾我校2008年以来在应用技术办学方面的实践,把过去的办学实践与今天的转型发展衔接起来。历史是一面镜子,既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让我们在历史的起点上谋划内江师院的美好明天。

    一、2008年以来内江师范学院转型发展的实践概述

    2007年12月28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意见》从六个方面肯定了我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和办学成绩,认为我校“办学特色鲜明,传承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培养了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评估结束后,我校围绕如何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培养更高质量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作出了不懈探索。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强化培养应用型人才

    1.推进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做合一”育人模式是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亮点之一,该模式在2007年底的教学评估时受到专家好评,此后我校继续深入实施,并于2010年获得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这一成果基础上,我校进一步提出“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人才培养模式。为推进实施这一模式,2012年确立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学、体育教育和工商管理五个专业为试点专业,根据新模式的要求重新修订了这五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教育部的审核评估要求,研制了试点专业的评估标准,对这五个试点专业进行了初评,初步建立了以评估为抓手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

    2.强化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改革。2010年以来我校把课程结构划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四个平台,其中实践教学环节被划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四个层次,其所占学分比例不断提高,各专业的专业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试点专业的课堂教学加大实验实训力度,各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进。

    3.大力开展应用型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2008年以来,我校非师范的应用型专业数量持续增多,至今全校共有52个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7个、非师范应用型专业35个,形成了土木工程、水产养殖、通信、物联网、软件等特色专业,其中水产养殖、软件成为四川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4.努力搞好第二课堂。通过学生科研、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搭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的学科竞赛和创新 创业平台。

    5.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2007年我校义务支教服务队获全国优秀团队称号,2008年我校被评为全国暑期“三下乡”先进单位,义务支教服务队再次获全国优秀团队称号。2011年,我校大学生志愿者协会荣获“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优秀青年支援服务集体”称号。2012年12月,27支校级重点团队,近万人次的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获得《人民日报》等20余家中央、省级媒体报道或转载;共青团中央授予我校蓝艳红“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称号,国内40余家媒体相继报道“最美女大学生”蓝艳红。

    近7年来,我校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为切入点,以强化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导向,扎实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成效逐步凸现。自2010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国际各类竞赛中连续获得了诸多佳绩,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数学建模竞赛,2012年获全国二等奖2项,2013年获国际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全国一、二等奖各2项,2014年获国际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体育运动竞赛,2010年获第五届全国高师院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2011年获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14年获第六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大学生创业竞赛,2011年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创业总决赛银奖。大学生设计竞赛,2011年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4年获全国资源循环系列竞赛团体一等奖。教学技能竞赛,2010年获第二届全国高校化学专业师范生“说课”、“教学设计”一等奖,2012年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2014年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六届全国“立思杯”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暨自制教具与设计实验展评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

    (二)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应用型办学步伐

    2008年,为顺应向非师范专业拓展办学的国内趋势,撤系成立了12个二级学院,同时启动以绩效分配为杠杆的内部人事分配制度。2010年12月,为进一步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撤销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成立工程技术学院;撤销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三)搭建合作平台,融入地方经济文化

    1.与地方政府、企业战略合作

    2009年,与内江市政府签订《共同推进内江市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框架协议》。2010年,与内江市农业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市县区党委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及企业家签订8份校地、校企合作协议。2012年,与川威集团签订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等等。其中,有部分合作初见成效,如我校生科学院与四川千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负责特色花卉、特色蔬菜、特色果苗、中草药的种苗研发,助推该公司于今年7月挂牌上市,每年大学生科研立项题目至少有8项、毕业论文题目20-30项均来源生物企业的种养殖生产。

    2.共建教育实践基地

    2009年与南江二中洽谈共建艺体实践教育基地,与荣昌安富“世国华陶瓷工艺有限公司”建立张大千美术学院实习基地,与内江、资阳、泸州、自贡、巴中、成都、达州等地方教育局及其学校密切合作建立教育实习基地。

    2010年以来,我校与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成数信、计科、经管等多个专业实习基地,与四川恒通动物制药有限公司、莫泰168酒店、内江国际旅行社、内江邮政储蓄银行等建立工商管理、旅游、金融等专业实习基地。

    2012年与遂宁市城区6所高中合作建立教育实习基地,惠普内江有限公司进驻我校合作建成IT人才培养基地。

    (四)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2008年以来,我校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优势,重视开展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关系密切的应用型科研,共计有14个项目,它们是:“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果类废弃物资源化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廉洁文化社科普及基地”、“果类废弃物综合利用创新实验基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经费近400万元)、优良特色蔬菜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产业化开发(获得省科技厅经费100万元)、区县规划编制(获得项目经费233万元)、“峨眉山黑鸡保种、选育及规模化开发”(获得创业基金4万元)、“宽体沙鳅人工饲养繁殖技术”(获得首届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称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院士(专家)工作站”、“多模态无方向性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研发与应用科研团队”(2013年进入新一轮的四川省普通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等。

    2012年以来,我校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科技发展,有40多位教师进入内江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库,两位教师进入内江市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专家组,多名教师作为企业专门科技顾问,水产重点实验室正在与江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进行白乌鱼“全雄苗”种鱼选育工作,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我校开发工业缝纫机“打版软件”和“平头锁眼机电控定位软件”等。

    近年来,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初见成效。如水果黄瓜项目在田家农业园区进行产业化示范;长江上游名优鱼类白甲鱼的产业化项目正在和相关企业洽谈,即将实现成果转化;人民币号码识别系统已和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首批生产带有该系统的验钞机40000台,每台零售价4000元左右,产值达1.6亿元;“无方向性指纹识别”发明专利即将获得授权,已有多家单位和企业表示对此发明非常有兴趣。

    二、2008年以来内江师范学院转型发展的思想认识

    在过去7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矛盾,面对教育部新近提出的转型发展要求,我们有了进一步的思想认识。下面,我就2008年以来我校转型发展的思想认识作一次梳理。

    (一)坚持以发展为中心,把整体模式与操作模式统一起来

    我校近7年来的教学改革,以2012年为分界线。在2012年之前以“教学做合一”育人模式为抓手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于2008年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后致力于这一模式的推广应用和反思改进。2012年,我校提出了“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人才培养模式,既建构整体模式也注重操作模式,更加重视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操作性。建构整体模式,即从观念系统、操作系统、评价系统、管理方式和校园文化五个方面发挥学校的整体育人功能。其中,在教育观念上,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人的发展实现五个统一:潜能与发展的统一,自我与环境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德”与“才”的统一。在操作模式上,构建一条主线、两个延伸、三个平台。所谓一条主线,即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做到五强化——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学过程的民主性、发展的实践性、学习与生活的相关性。所谓两个延伸,即以课堂内为基础,向课堂外延伸;以校内为基础,向校外延伸。所谓三平台,即以课堂教学为基地,实行有教师参与的教、学、做互动,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育人平台;以校内活动为载体,实行学生自主性的积极活动,形成教、学、做互动,提高实践能力的活动育人平台;以校内为基础,积极构建相关的活动场所,实行学生联系生活的教、学、做互动,形成在“生活中运用,运用中提高”的校地联动育人平台。实践表明,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有利于破解地方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关门办学、灌输式教学等不良弊端,从而有效地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麦科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我校2013届毕业生的调研报告表明,职业吻合度、就业满意度、校友推荐度、校友满意度、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核心知识满足度共计六项指标均高于全国非“211”本科院校。

    (二)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把学术型与应用型兼顾起来

    我校近7年来的学科建设,以2012年为分界线。2012年之前以申办学术型硕士点为动力,确立应用数学、政治学理论、光学、有机化学、中国古代文学5个校级重点学科和生态学、比较文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个重点建设学科。但由于基础薄弱,引进学术领军人物和科研能力强的人才存在困难,故而并没有形成相对优势。因此,在2012年在内江师范学院第三届二次教代会暨工代会上的报告中,谢峰院长明确提出“注重扶持一批基础学科和有发展前途和潜力的新兴学科,优先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应用型学科”。尤其是在专题报告《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中,明确提出:“作为一所地方性高校,依托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资源,走“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路子才能形成自己的科研特色,进而打造学科特色。”

    2012年,我校以申报学术型和专业学位授予权单位并重为目标,初步明确了把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确定了教育学、生物学两个一级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把10个二级学科作为教育硕士5个领域和农推硕士4个领域的支撑学科。两年来,学科方向渐具特色,以校级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为例,该学科确定了DJP教学模式、数学案例教学、中外数学教材比较与教师培训3个研究方向。在学科队伍上,汇聚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科队伍。在科研方面,推出了一批与学科研究方向符合度高的学术成果,两年来共发表论文46篇,其中核心期刊2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出版专编著6部,《数学学案及其设计》获四川省第十五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在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遴选了泸州高中等省内知名中学作为数学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并与其开展了教学观摩、实习、课堂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质性合作。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开创了以实施实践教学为核心内容的“导学讲评式教学”模式,历时6年实践运用和理论提炼,逐渐形成一项区域性的学科教学改革成果,现已在成都龙泉驿区试验、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实效。情况表明,“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重点学科对其所支撑的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领域的建设成效和特色开始显现出来。

    (三)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把内培外引与使用激励结合起来

    我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10年之前,我校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教授和博士达到100名以上的“双百工程”。2010年以来,我校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教授和博士达到120名以上的“双一百二十工程”。通过多年来的引进、送读、访学、进修、职称晋级等,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获得了2个学科的教授任职资格评议权、9个学科的副教授任职资格评议权。

    在使用激励上,加大对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支持学科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形式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支持在职教师攻读定向培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和法制教育,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应用型学科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把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

    (四)坚持学校特色发展,把内涵发展与转型发展融合起来

    2008年,我校提出:必须把更新观念放在办学的首位,把形成特色置于办学的核心,把优化资源作为办学的基础,深化改革,转变观念,求质量之真,创特色之路,务发展之实。《内江师范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对办学定位作出了五个定位:(1)总体目标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经过10~15年的艰苦奋斗,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型本科师范院校。(2)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3)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创造条件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4)人才目标定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教师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其它应用型人才。(5)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地方、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为基础教育、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011年,我校提出学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继续坚持“质量立校、和谐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将发展重心放到科学发展和提高质量上来,注重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立足学校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狠抓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建设;以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在做精教师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应用性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经过5~10年的艰苦奋斗,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型大学。

    2012年,我校提出以“狠抓内涵建设、提升育人质量”为主题,要求主动适应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全面素 质培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构建富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为贯彻落实“高教30条”有关地方本科院校的地方性、应用型办学要求,我校于10月中下旬统一安排了五个考察组分别前往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山东等发达地区高校进行考察学习。在考察总结会上,学校党委书记马元方同志指出,地方性,为地方服务;应用性,应用人才。地方性,体现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为地方主干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把研究结合企业转化成生产力。教师教育要做特做精,应用性专业要做大做强。认准方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2013年,我校提出“提升内涵,强化特色”发展主题,召开了育人模式与办学特色专题研讨会,提炼出我校办学特色的四个方面内涵:“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人才培养模式;夯实优势基础学科,建立应用型特色专业;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培养实践型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和基础教育。

    2014年,我校提出“进一步明晰定位、突出特色、加快转型,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7月5日,我校举行科级以上干部教师共计233人参加转型发展研讨会,会议明确了转型的内涵、意义和方向。会议认为:转型发展不是办职业技术学院,而是转型办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取学术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两者之长,避两者之短,更好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它不是颠覆,而是重构和深化,是我校自2007年底本科教学评估以来就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一个议题,是我校近年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延续和深化。

    三、当前转型发展的问题思考

    在过去7年里,我校在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发展道路上做出了多方面的实践探索,也积累了宝贵的转型办学经验和办学思想。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校过去的许多做法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落实,尤其是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地方学校之间的合作还需要深层次的融合,专业改造还需要与企业、行业深度对接,为地方服务的切入点还不够明确,科研项目重立项轻建设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多数项目平台还缺乏团队合力,应用型科研还没有成为主流,教师教育还缺乏做精做优的实际举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没有形成氛围,教学评估机制尚不健全,等。面对这些问题,全校上下应尽快深入学习学校本次出台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各单位应尽快从过去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得失,借鉴国内外有关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和各单位实际,认真部署落实我校2014—2020年的转型发展蓝图。为此,各单位和个人需要深入认识和思考有关转型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

    1.什么是应用技术型

    应用技术型,既不是应用型,也不是技术型,而是是应用型与技术型的融合。至于融合到什么程度,就要看专业特点和行业性质,如服务行业与生产行业,前者技术特征不鲜明,后者则非常鲜明。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深究的地方。

    2.什么是转型发展

    转型发展,即从一种范型转变为另一种范型的发展。高校办学转型,是指高等院校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校管理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范型转变。转型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因此,转型的实质是适应社会要求、行业要求,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效益、社会服务效力,提高毕业人才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高学校的社会贡献度。

    3.为什么要转型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本科院校以专业教育为人才培养范式,基本做法是以学科教学为主、实验实训实践为辅,因而教学以学科学术知识为主要内容,实验实训实践以验证或应用以学科学术知识为主要取向,科研以解决学科学术问题为主要目的,科研与教学均脱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门办学、关门科研的倾向十分突出,难以培养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所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职业要求相差甚远,不仅没有掌握行业核心技能和前沿技术,而且脱离社会实际需要,不接地气。在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这种脱离社会、远离职业、关门办学、学科学术为主导的办学范型当然也就失去了生存土壤,高校办学如果不转型,其生存空间势必越来越窄,发展机会势必越来越少。

    4.如何转型发展

    目前需要树立并落实三个理念。

    一是对接理念。转型发展的命脉是接地气,接地气的关键就是树立对接理念。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三个对接和双证书制度,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融合理念。对接的进一步是融合。鲁昕副部长认为,实现这些要求的基本途径是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我们认为,融合才是关键。所谓融合,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体说来,转型发展的融合包括:高校与地方政府、地方社会的融合,教学单位与生产文化单位的融合,教师与一线专家的融合,教学内容与一线操作的融合。人才培养的融合,包括在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结果整个流程上与行业、企业的融合。

    三是专业理念。转型发展不能丢掉本科专业内涵,教育部强调: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我们提出:改造学科、强化专业、加强实践、建立评价。所谓改造学科,即增加学科的应用性内涵,明确学科的应用技术和学科与行业对接的对接点;所谓强化专业,即强化专业的社会需求,强化专业的学科学术与应用性学术融合,强化专业的双师队伍和实训条件,强化专业的特色定位;所谓加强实践,即把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于学生成长全程,增加实践的学时学分、经费投入、管理投入等;所谓建立评价,即探索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学生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杠杆作用。

    5.怎样进行专业建设

    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倾力打造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对基础学科专业应当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应用性方向的改造,对产业技术含量高的通用性专业应加强宽口径整合和专业群建设,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人才的交叉型专业应优先发展,对地方产业升级和支柱产业具有人才与技术支撑作用的应用性专业应重点加强建设

    6.怎样做精做优教师教育专业

    我校目前师范专业有17多个,学生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6%,而职前教师资格考试的过关率只有27.8%,这就意味着我校56%的学生毕业时对口就业率非常低,今后的师范生源必将大幅萎缩,不仅依靠师范专业办学的二级学院面临生存危机,而且我校的办学效益、社会声誉将因此遭受不良影响。而要做精做优教师教育专业,就不是只压缩师范招生规模的问题,而是需要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尽快改变众多二级学院都办师范专业的分散培养问题。目前的情况表明,如果教师教育专业不能做精做优,那么非师范的应用技术型专业势必难以做大做强,众多专业仍将陷入双向并举、双型混合的两难境地。

    7.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的质量是否名副其实,数量是否足够,这是办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我校各单位应启动本校教师与相关企业、行业一线专家结对子、合作攻关、定期交流等事项,要用机制调动教师走出去深入相关企业、行业、学校,要提倡和鼓励教师根据企业、行业、学校的实际需要来开展应用型科研,要进一步梳理校地、校企、校校的合作思路,落实相关措施,搭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平台等。

    总之,在面临转型发展的今天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需要提高认识、更新理念的地方不少。近来,四川省教育厅已经作出规划部署,近三年来拟建立15所应用技术型高校、50个应用技术型二级学院、200个应用技术型专业。为此,学校号召全体干部和教师把思想统一到转型发展的大局上来,统一到力争进入应用技术型高校之列,创建应用技术型二级学院,建成应用技术型专业上来,以昂扬的斗志、百倍的信心、扎实的作风,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