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学习安排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学习安排 -> 正文

谢峰院长在全院中层干部培训会上的报告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08-08-24

 

站在新起点  明确新目标  开创新局面

—— 关于学校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内江师范学院  谢峰

(讲座提纲·仅供参考)

 

一、学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关于办学声誉和水平、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

(一)衡量学校发展的核心指标

中国校友会网的中国大学排行榜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指标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综合声誉三个指标构成。二级指标由科研基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培养基地、师资队伍、学生情况和综合声誉构成。三级指标包括国家级奖励成果、科学创新基地、国家级基础性科研项目、杰出校友、杰出教师、学科水平、国家声誉、社会声誉等8项指标。

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是高校的工作中心,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一级指标重点衡量高校的人才贡献能力,同时考核高校是否拥有优秀的人才孕育环境和成长平台,由培养基地、师资队伍、学生情况等二级指标组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评价,其一评价高校的师资培养和集聚能力;其二评价高校人才贡献能力;其三评价高校的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

在“科学研究”评价指标设计中,首次选取了改革开放以来1979年-2006年我国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国家重大奖励成果组合成“国家重大奖励成果”评价指标,通过高校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奖励的累积量来反映高校的科学贡献能力,突显出国家重大奖励成果(替代一般论文、专著、报告、专利等成果)在大学评价中的地位和影响,纠正了因引入“论文”和“专利”数量作为大学评价指标而给一些大学带来急功近利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重视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给人们提供重新评价各个大学的新视角,这也是排行榜区别其他大学排行榜的最大特点之一。

科学研究是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特别是211工程大学的核心任务。“科学研究”一级指标重点评价高校科学贡献能力和科学发展能力,侧重考核高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能力,由科研基地、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等二级指标组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评价,其一是评价高校科技发展能力, 侧重评价高校科学研究与发展硬件条件水平状况;其二评价高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能力与水平;其三评价高校的科学贡献能力。

“综合声誉”一级指标由国家声誉和社会声誉等二级指标组成,“国家声誉”指标主要反映国家、地方政府的战略决策对高校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如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计划,这些措施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发展、考生报考、毕业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等方面。“社会声誉”指标主要反映高校的社会认可程度、关注程度和影响力,由高校网络新闻搜索量和高校网络网页搜索量等指标组成。

三级评价指标的内涵

1、“科学创新基地”包括知识生产基地和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

“知识生产基地”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或教育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组成。

“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由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文化科技园等组成。

2、“国家级基础性科研项目”由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组成。

3、“国家级奖励成果”由国家最高科技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国防院校科研特殊贡献等组成。

4、“学科水平”由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二级学科硕士点等组成。

5、“杰出教师”由国内外院士、国家教学名师、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带头人和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组成。

6、“杰出校友” 是指高校毕业生中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文学家、青年法学家、经济学家和艺术家等,还包括获得各种奖励的优秀学生。

“杰出政治家”是指国家级正职领导、国家级副职领导、省部级等正职领导,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等。

“杰出企业家”是指国内外上市公司、国资委直管中央企业、国有重点企业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等企业领导者,中国富豪榜上榜者。

“杰出科学家”是国内外院士、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带头人等。

“杰出文学家、青年法学家、经济学家等”是指全国金话筒奖、国家级电影、电视奖获得者、国家鲁迅、矛盾文学奖获得者、杰出青年法学家、世界经济学家等获得者。

“优秀学生”是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英语演讲竞赛获得者等。

7、“国家声誉”是指高校是否为国家副部级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和国家重点大学,是否设有研究生院等组成。

8、“社会声誉”由高校网络搜索网页数和网络搜索新闻数等组成。

(二)与省内外同类高校的比较

标志性指标:

国家级、省部级 科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国家专利;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与地方及企业合作项目;

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

核心期刊论文数、被权威检索系统SCI、EI、ISTP、CSSCI等收录的论文数;

主编、参编“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学校学报的影响力;

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兼职硕士生导师,在建硕士点;

学生参加计算机水平考试、全国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四级)、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竞赛、英语演讲比赛、“挑战杯”赛等成绩。

1、有利因素:

学校的硬件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图书资料、实验仪器设备值等等。

学校的软件建设也有了明显的进展,学生的规模、师资队伍、高学历高职称比、重点实验室、重点课程、精品课程、重点学科等等。

更重要的是经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绝大部分教职工思改革、思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

2、不利因素:

思想观念的差距。发展理念、发展目标的差距。

学科水平的差距、师资队伍的差距、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的差距,办学硬件条件的差距。

干部教师精力投入上的差距,责任感、紧迫感的差距。

(三)国际一流大学的特点

1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声誉很高,2学术大师会聚,教师素质很高;3科研经费充裕,研究力量雄厚;4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理念明确;5管理科学规范,杰出校长掌舵;六、学生素质一流,生师比例不高;7学科水平很高,门类较为齐全;8 国际化程度高,留学生比例高;9 经费投入巨大,办学实施优良。

张维迎:卓越的师资队伍,自由的学术环境,竞争的学术市场,有效的治理结构。

(四)学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纵向比建设成就显著;横向比存在的差距明显。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是落后,发展慢也是落后。

二、注重科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明确发展目标

1、大学要科学定位,彰显办学特色。

学校必须把更新观念放在办学的首位,把形成特色置于办学的核心,把优化资源作为办学的基础,深化改革,转变观念,求质量之真,创特色之路,务发展之实,这是提升大学办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特色是大学的形象与品牌的标志,是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学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大学系统内各个层次、类别的学校形成层次有序、结构优化、功能互补与良性竞争的状态。

各种类型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广阔天地,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都应该有、也都可以有自己的一流,而不能盲目攀比,摇摆不定,徘徊错位,以致于丧失发展的机遇,甚至丧失自我。高校规模不是越大越好,重要的是突出办学特色,注重品牌影响,根据学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和特色定位,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和特色意识,对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进行整体规划,精心设计,重点建设。

从根本上讲,高校发展创出特色,提高水平,不在于学校的规模有多大,设备有多好,楼房有多高,关键在于学科和师资水平,在于培养学生的质量。其中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根本的,是高校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最重要的标准。学科专业不必样样都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能上水平。高校只有练内功、上水平、创特色,才能成为学科建设的“高峰”、人才培养的“高原”、精神文明的“高地”。

发展是主题,教学是中心,学术是根本,质量是生命,改革是动力。

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大学战略与规划的着眼点在于使学校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协调一致。

《内江师范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关于办学定位的表述:

(一)办学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育人为根本,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学校定位

⑴ 总体目标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经过10~15年的艰苦奋斗,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型本科师范院校。

⑵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

⑶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创造条件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

⑷ 人才目标定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教师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其它应用型人才。

⑸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地方、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为基础教育、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办学思路

⑴ 办学理念

以师生为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以质量为生命,树立与时俱进的质量观和人才观;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需求为导向,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⑵ 办学思路

全力抓育人,重点抓教学,突出抓管理,关键抓质量。

⑶ 发展战略

质量立校,和谐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

(三)主要目标

1.办学规模

2007年,全日制在校生控制在12000人以内;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3000人以上。

2.学科专业

在坚持继续办好师范本科专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应用型专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和工学、管理学专业,加强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经过5年努力,形成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具有较宽专业人才服务领域和较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2010年,本科专业总数达35个左右,师范专业18个,非师范专业各占17个以上。

2010年,院级重点课程达60门左右,院级精品课程30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15门以上,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

“十一五”期间,再建设5个左右的院级重点学科,到2010年,院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数量达10个左右,其中5个左右的学科达到或接近省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个别学科达到或接近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为以后申报硕士点打下基础。

3.师资队伍

——数量方面:加大引进力度,确保专任教师达标。2007年,按12000名学生和生师比16:1计算,专任教师数应达750人。为使我院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拟在院级重点学科设置专职科研编制30人左右。

——学历结构方面: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博士学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2007年,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40%以上;2010年,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60%。

2、突出三个结合,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目标

融合与发展相结合,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创新与发展相结合

办学理念:以师生为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以质量为生命,树立与时俱进的质量观和人才观;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需求为导向,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给学校一个发展的远景;源于对社会发展的科学分析;寻找不同的切入点;在历史传承中与时俱进。

运用现代大学理念,推进体制创新,突破制约高校作用发挥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建立科学的大学制度和民主的大学管理模式。大学理念是对大学规律、功能和使命的高度概括的理性认识。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主导的管理理念,完善规范、高效、反应迅捷的管理体制,营造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学术氛围,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确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办学思想。

3、争取用三年时间在办学质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

第一年摸清情况,明确目标,打好基础;做好各种制度建设工作。初步确定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明确教学工作、科技工作、质量工程、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招生就业工作、各项条件保障工作创优争先的标志性项目;

第二年全力抓建设,抓落实;学校的政策导向,明年的财务预算要留出一定的经费来进行专项投入,平台、人才、梯队、倾斜;同时,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将使每一位教职工都会有发展的空间、创新的动力、和工作的压力,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大学本来就不是养懒人、庸人的场所!

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两眼两手向外、向上,争取资源、争取项目、争取政策。

第三年做好冲刺的全方位的准备。力争使我们的各种改革、各项建设和投入要初见成效。

我们要坚持重点突破的策略,有所为有所不为,择优扶重,重点突破成为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4、统一思想,抢抓历史机遇。

改革探索允许“摸着石头过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中,快人一步,抢得先机,步步主动;慢人一拍,亦步亦趋,则处处被动,结果差距拉大。对于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改革发展的决策,特别是机遇性决策,超前性决策,允许探索,允许有争论。但认准了的就要下决心干,在实践中逐步统一认识。

有时候,一个重大的抢抓机遇的超前决策,是在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决定的,意见一致是在成功之后。真理不是越辩越明,而是通过实践来证明。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学习准备、观念准备、人才准备,机遇未必大于挑战。机遇与挑战、利与弊空前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应对得当,就能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兴利除弊;应对失当,有机遇也抓不住,必然是弊大于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办学,一定会遇到过去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机遇只是给那些思想解放、勇于开拓的人,只是给那些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人,只是给那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害怕困难,就是机遇摆在面前也抓不住。

机遇不仅可以利用,而且可以营造。机遇是在某一时段或地区,目标、市场、资源、环境的组合形成了对社会主体实现目标的有利形势;目标、市场、资源、环境这些变量影响机遇的分布和机遇的价值。提高信息占有率和应变能力可以降低利用机遇的风险。机遇和风险是从不同角度描述不确定性给社会主体造成的损益。

5、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看到发展的优势,善于审时、顺势、造势,敢于竞争,善于转化,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发挥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根据教育的一般规律,创建高水平大学需要时间,需要办学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需要长期建设。但从国内外一些大学发展的实践看,短时间建成高水平大学也并不是纸上谈兵,关键是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比如,新学科的建立、学术大师的引进、超常规的资源整合等。英国的沃克大学短短35年办学历史,创出了世界一流的奇迹。香港科技大学建校仅15年,跨入了世界一百强大学。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一场革命性变革,尤其是互联网的开通,多媒体的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建立与完善,使高校跨越了国界;同时将使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乃至教育观念产生大的飞跃、大的突破。从追赶到跨越,与其说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调整,不如说是思维方式的一种转变。因此,我们要强化创新意识,打破常规思路,敢于跨越世界前沿思维。

三、推进制度创新,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1、继续深化改革,推动制度创新

制度是制约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以及组织系统之间的契约形式。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度关系带来秩序和稳定。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完善而有效的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建立起来的重要标志,对于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实现依法治校和科学决策至关重要。大学章程就是大学的“小宪法”,它明确规定大学的办学目标、性质、办学方针、任务、人才培养模式、业务范围、学科专业设置、机构设置、经费筹措、校内各类人员的职责和行为。

近期我们要制定出台:内江师范学院章程;定员定编定责的原则和方案;对机关职能部门及教辅单位的考核管理办法;对二级教学单位的考核管理办法;校内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等等。

创新是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要求我们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奋发开拓,不断进取。教育实践证明,没有教育新观念的萌动,没有普遍的心理氛围,没有变革现实的要求,没有勇于改革的胆略,高校跨越式发展无从谈起。创新要在“试”中探索前进,在“闯”中开辟新路,不能坐等。重要的是打破高校“大围墙”,走向全社会,面向大市场。实践在深化,教育在发展,思想解放永无止境。谁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思考,谁就可能在观念上与时俱进,抓住发展机遇,抢占制高点,取得跨越式发展。教育思想创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教育思想创新的意义远远大于教育发展。勇于创新固然重要,善于创新更重要。首先要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同时要十分注意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提出新思路,创造新方法,开拓新方向。

既不能打着改革创新的旗号,行违法乱纪、侵害学校和师生员工利益之事;也不能因为出了经济案件而消极地吸取教训,在工作中畏手畏脚、停滞不前。

2、制定特殊的策略,争取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和突出的成效。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吸引一流创新人才

改革科研管理体系,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推动学科交叉、集成创新

营造开放的科研环境,推动产学研结合

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调整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的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三是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平台建设,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校要出台一系列深化内部改革的配套措施和办法,从制度安排上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让每一个人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工作任务。

四、实现新的发展目标的途径和保障措施

1、以更新思想观念为先导

观念兴校为先导。学校要发展,思想观念要先行,要以思想观念的创新来带动体制、机制乃至学术的创新。正确的观念可以促进和推动发展,落后的陈旧的观念就会阻碍或窒息发展。最需要树立这样几个观念:一是争创一流和跨越式发展的观念。二是人才资源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三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观念。学校要在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更大的服务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为学校、学科、教师、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有了一流的大师,才能办成一流的大学。学校要尊重各类专家的专长,使其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要调动一切政策因素,形成学校尊重人才,人才乐于奉献的局面。

我们要强调“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进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内江”(中共内江市委中心组)。对内江师院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水平创声誉,以服务赢支持。

钱伟长:“拆墙办学”:一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二拆除各部门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的墙,三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四拆除教与学之间的墙。

2、以学科建设工程和质量工程为抓手

学术兴校是关键。高校增实力,上水平,主要就是增学术实力,上学术水平。

学科建设是指以学科专业和学位授权点为基本单位的,旨在推进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的综合性学术建设,与专业点、学位授权点、重点学科等建设环节紧密相连。

地方党委和政府力抓项目:改革依托项目,项目支撑策略,策略服务目标

国家的奥运战略,教育部的“工程”,科技部等“计划”

制定特殊的策略,争取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和突出的成效。

3、以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作保证。

学校在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上达成共识后,实现和贯彻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学校的管理。要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和民主办学,充分尊重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全心全意依靠专家治学,提高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决策上的地位和作用;实质性地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做到人权、财权和事权的统一;推进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岗位意识,增强团队责任,拉开差距,提倡优劳多得;加大干部轮岗力度,积极推进干部年轻化的进程。

周济:对高校领导干部的总的要求是,要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

转变三个方面的管理理念:一是从策略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二是从重视量大管理向重视质的管理的转变,三是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

海尔集团张瑞敏说:什么叫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千百遍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能够把容易的事认真做好,就是不容易。

要严于管理,勤于管理,善于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运用价值规律,创造市场环境,大力推进教育投融资体制改革,这是教育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重大改革。要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存量,发挥高教资源集聚优势,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益。引入市场融资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拓宽筹资渠道,建立教育投资滚动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社会投资新模式。

有效争取资源,合理配置资源,规范使用资源。

4、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为基础

传统是大学发展的基础,文化底蕴是大学的土壤。

积极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一种科学探索与人性诉求并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得益彰的氛围;一种不拘一格选人才、不拘一格育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氛围;一种倡导学术民主、推崇学术自由的氛围;一种鼓励敢为人先、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氛围,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成长和创造空间,鼓励教师敬业乐群、多出成果。

5、以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学生的培养质量为最终目标

坚持育人以学生为本。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最广泛地调动教师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展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质量是大学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和谐的保证,是凝练大学内部各种力量的纽带。

大学的办学质量集中表现为人才培养质量,最终体现在社会对学校办学模式和办学思路的认同。

许智宏:大学的历史使命 “当今和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21世纪大学的根本任务。”

刘志鹏:所谓人才培养,实际上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以往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主要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比较。在所有定位中,人才培养类型与层次定位、服务区域地位(即高校服务区域范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地方性院校,办学特色更应体现在学生的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体现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等方面能够反映区域经济的特色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开好一次教学单位党政联席会,党政群机关及教辅部门的工作会。集中研究创新及发展问题。

各教学单位、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要搞清楚项目的类别、项目名称、申报时间及要求,课题发布及申报指南等等。

充分利用网络办公平台,将政策、资源、各种申报辅导等参考模板等非常规范地建立起来。形成横向联动、上下互动的工作机制。

实现学校新的发展目标,中层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去年以来,我们重点抓了学风建设、教风建设、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广大干部也有了想干事、干成事的愿望。这次干部换届,除了少数教学院之外,多数岗位的干部是配齐了的。

职能部门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管理

各教学单位的主要领导的主要精力要用在抓学科专业建设、抓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学术带头人、抓项目规划、抓成果上。

教辅和后勤部门要转变服务理念,更新服务的手段和方式。

各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也要开会研究贯彻落实到意见。

老师们、同志们,内江师范学院升本建院已经八年。在一茬一茬的内师人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校园、办学条件、学生规模、师资队伍等均有了很大的改观。升本建院标志着学校办学层次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学士学位评估确立了学校本科办学的合法资格;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良好成绩意味着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增强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下一步,我们以争取硕士授权单位为主要突破口的努力,就是要实现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全方位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大目标。

每一步我们都走得艰辛,但每一步我们都走得踏实。

我们相信,有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的下一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站在新起点必须落实新要求,实现新目标必须树立新观念,开拓新局面必须要有新举措。

二〇〇八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