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学习安排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学习安排 -> 正文

李卫红在学习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09-11-23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北京市委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广大教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亲切接见了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传达了中央领导对孟二冬同志的高度评价,这对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工必将产生极大鼓舞。为深入学习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所体现出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交流学习体会,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学习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的深入开展,今天,教育部和中央宣传部有关部门又联合召开学习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刚才几位发言代表从不同的角度,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和各自的实际,谈了学习体会,讲得很好。我听后很受启发,很受鼓舞。

  孟二冬同志长期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绩。2004年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参加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把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精神奉献给了西部的教育事业。孟二冬同志将为人、为师、为学高度统一,在思想和行动上实践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为师之道,诠释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真正含义,丰富了新时期优秀教师的崇高精神。他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体现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他是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他所代表的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精神是我们教育战线的宝贵财富。学习孟二冬同志的先进事迹,要学习他以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他甘于寂寞、严谨治学,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他珍爱生活、自强不息,为克服困难坚韧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孟二冬同志呕心沥血铸师魂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无数的人们,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受到各界群众的普遍赞扬。这不仅是对孟二冬同志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全国优秀教师的褒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这必将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广大教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下面,我就深入学习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谈四点意见。

  一、弘扬孟二冬同志高尚品德,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师德是教师的核心素质,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孟二冬同志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普遍赞扬,就是因为他不仅是传授知识的“经师”,而且是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人师”,他的先进事迹是以爱与责任为灵魂的高尚师德的生动写照。我们弘扬孟二冬同志的高尚品德,就要突出强调爱与责任,培养人才需要倾注大量心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千秋大业,没有责任也办不好教育。新的时代、新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必须进一步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肩负起对民族、对祖国未来的重要责任和崇高使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像孟二冬同志一样具有高尚品德的优秀教师。

  目前我国有1100多万教师,这支教师队伍支撑起了世界各国中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立足本职岗位,辛勤耕耘,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恪尽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建设者,造就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推进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殷雪梅、郑琦、顾元宪、徐精彩、黄伯云、孟二冬等一大批先进模范教师和高层次优秀拔尖人才,形成了重庆开县抢险救灾、保护学生优秀教师群体等一批先进教师群体,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教育系统有200多名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受到表彰。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教师队伍是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队伍,是一支品德高尚、值得信赖和依靠的队伍,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生力军。

  当前,我们的教师队伍正面临着全面提高素质的紧迫任务和有利时机。我们学习孟二冬同志的高尚品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第一位,这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在这个问题上,来不得丝毫懈怠,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为全面贯彻落实2004年中央8号和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去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和根本性任务,常抓不懈,常抓常新。要认真抓好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和着力解决当前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地因校制宜,开展多形式、多途径、多渠道的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倡导“用爱和责任办好教育”,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对高校教师还要特别强调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倡导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潜心研究、严谨治学,坚决克服和摈弃学术浮躁。要积极探索完善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构建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学术环境。要大力培育、弘扬高尚师德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孟二冬式优秀教师大量涌现的良好环境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教育创新的丰富实践、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培养造就了孟二冬。孟二冬同志的成长经历表明,人才成长环境至关重要。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人事制度环境带有根本性,体现规范性、公正性。近年来,在国家人事制度改革政策的指导下,学校不断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和稳定了一大批优秀拔尖人才,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还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存在着一些深层次、体制性障碍,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有些方面还阻碍着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努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教育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现代学校人事制度。要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和公开招聘制度,逐步规范合同管理,积极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要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同行专家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以业绩为重点,品德、知识、能力等为要素,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绩效提高的教师评价体系。要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各类人员分配关系,逐步建立工资分配与货币化福利制度相结合、短期激励与中长期保障相结合,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的学校薪酬制度。通过改革,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为涌现出一大批像孟二冬一样的优秀教师营造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创新精神,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要把提高科学素质、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科学道德作为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倡导和弘扬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继承和发扬革故鼎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努力营造追求真理、献身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在思想上尊重教师、工作上支持教师、生活上关心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为教师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三、以学习宣传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为契机,大力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教育振兴,教师是关键;学校发展,人才是根本。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是集聚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高地。高校教师队伍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研究、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孟二冬同志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教学科研实践中成长成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呼唤高等学校培养造就更多孟二冬式的优秀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知识贡献水平,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更多孟二冬式的优秀人才肩负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要紧紧抓住学习宣传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的有利机遇,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在高校改革发展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当前我国高校优秀拔尖人才数量偏少,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十一五”时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关键任务。高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地依靠教师队伍,坚定不移地建设好教师队伍,始终着眼于优秀人才总量的增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围绕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构建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要以“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为重点,大力实施“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方式,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积极改善教学科研工作条件,努力培养和汇聚一批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优秀学术群体。

  目前,中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要加大培养培训力度,积极促进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要依托国内高水平大学建立一批教师培训基地,采取国内访问学者、高级研修、攻读学位等多种方式大规模培训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大出国留学工作力度,选派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到海外一流学科专业,师从一流导师学习深造,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掌握国际学术前沿动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积极支持高校教师参加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活动,竞争国际学术组织领导职位和学术期刊编委,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教师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采取切实措施,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留学人才回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为国服务。努力建设一支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校教师队伍。

  四、发扬孟二冬同志的自觉奉献精神,进一步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孟二冬同志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坚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潜心研究、严谨治学,他所遵循的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在对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树立起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和高度评价。这充分说明孟二冬同志在支教工作中,不仅给西部地区高校送去了先进的知识,而且他的高尚品德直接对西部地区高校教师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我们要学习孟二冬同志服从服务于国家改革发展大局,胸怀祖国、情系边疆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忘我的志愿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通过东西互动、城乡互动,统筹区域和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东西部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进一步推动西部教育加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支援学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对口支援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不仅要重视提供物质支援、经济支援,更要重视提供精神支援和人才支援,多选派一些像孟二冬同志那样的优秀教师,为受援学校带去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带去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受援学校也要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支援学校的优势条件,充分发挥支教教师作用,学习支援学校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方法,增强自身造血机能,加强自身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快学校建设与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农村教育工作。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将大幅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逐步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我们要加大统筹城乡教师资源的力度,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这是贯彻落实“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重要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将进一步研究和部署组织大批城镇教师,包括高校新聘青年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逐步完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各地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激励教师发扬孟二冬同志的自觉奉献精神,动员和组织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为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农村教育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宣传工作,去年12月10日做出了向孟二冬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孟二冬同志学习的活动;人事部、教育部已联合授予孟二冬同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为进一步开展向孟二冬同志学习的活动,加强师德建设,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北京市委又联合组织召开了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新学期伊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报告会和座谈会为新的起点,深入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创新学习形式,提升理性认识。要把学习孟二冬同志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党员教师的先进意识;要把学习孟二冬同志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教书育人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要把学习孟二冬同志与关心教师的发展,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学习孟二冬同志与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人物激励作用结合起来,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宣传力度,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把学习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激励广大教师发扬孟二冬同志所代表的新时期人民教师为人师表、品德高尚、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恪尽职守、奋力拼搏,争做高尚师德的楷模、科技创新的先锋和服务社会的表率,在教师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岗位上,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