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事业发展简要回顾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校实现了办学层次由专科向本科的转变,实施了由规模发展为主向内涵发展为主、由以教师教育为主向教师教育与应用性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转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良好成绩,学校事业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学校实际占地850亩,校舍面积3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35万元,纸质图书123万余册,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5437人。
师资建设力度加大,队伍实力明显增强。现有专任教师842人,其中教授78人,副教授235人,硕、博士435人,在读硕、博士78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7个学科取得高校教师副高职评议权。
教学建设与改革取得丰硕成果,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现有本科专业40个、专科专业37个,其中新增应用性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7个。获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0项、省级教改项目29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初步形成了我校独特而鲜明的“教学做合一”育人模式,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5年来,培养毕业生17706人。毕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85%以上。
学科建设与科技工作取得突破,服务地方的能力不断增强。现有校级重点学科5个、重点建设学科3个。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教育厅首批科技创新团队1个。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25项,其中独立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5项。发表学术论文(作品)2286篇,其中核心期刊 726篇、被三大检索收录103篇。出版专(编、译)著37部,获得专利4项、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108项。产学研合作取得突破,先后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15项。
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激励与约束机制初步形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了干部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提高了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实现了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转变。实施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改革,初步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推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校内绩效工资制,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存在的问题
思想解放不够。学校领导班子和各级干部的思想解放仍然不够,对当今世界发展的态势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缺乏深度的解析,领导和驾驭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还不高。
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办学经费仍显紧张,教学行政用房短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公共服务设施等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学科拔尖的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和在省内外相关领域有较大影响的教师比较缺乏。
学科建设与科研水平尚需提高。省级重点学科有待突破,学科方向有待凝练。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还比较少,高水平学术论著还比较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比较弱。
二、“十二五”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和校园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不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二)办学思路
继续坚持“质量立校、和谐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将发展重心放到科学发展和提高质量上来,注重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立足学校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狠抓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建设;以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在做精教师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应用性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三)奋斗目标
经过5~10年的艰苦奋斗,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型大学。
“十二五”期间,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大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与保障体系,完成老校区功能调整,基本建成新校区;
——提升办学层次,力争独立开办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力争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
三、“十二五”事业发展主要任务
(一)规模与结构
办学规模。“十二五”末,普通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到1.85万人左右。成人高等教育、应用性专业自学考试在册(籍)人数达0.9万人,非学历教育达到每年0.5万人次。逐步提高留学生比例。
专业结构。到2015年,本科专业达到50个左右,师范类本科专业与非师范类本科专业的比例调整到3:7左右。
(二)教学建设与改革
专业建设。新建省级特色专业3~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5个,校级特色专业5~8个,校级教学团队10~15个。以特色专业建设带动全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课程建设。新建省级精品课程10~15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2门、校级精品课程30门、双语示范课程3~5门。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课程、选修课程建设,使全校各类课程门数达到3千门左右。
实验室与实习(训)基地建设。建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4个,新建若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室,新增实验室面积4~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2亿元以上。新建省级示范实习基地1~2个、校内专业技能实训室与实训基地(中心)10~15个、校外实习(训)基地50~100个。建设若干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及孵化基地。
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质量工程”标志性成果水平。校级教改立项50~70项、省级教改立项15~20 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左右,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
(三)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建设校级重点学科5~8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3~5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5个,力争实现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突破,在2015年前后进入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行列。
科技工作。争取获得国家级项目6~10项、省部级项目40项左右,纵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力争达到1000万元以上,获省部级奖励2~5项。与地方政府建立2~4个区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与地方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建立5~10个科研合作伙伴关系,形成2~3个稳定的科研合作基地、工程研究中心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在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咨询服务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到2015年,专任教师数达125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副高职人员的比例达45%左右,其中教授达1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120人,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达60%以上。在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科研所室设置50~100个专职科研岗位。
师资队伍培养。每年选送10~20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学习和访问,聘请10名左右的外籍教师到校任教。“十二五”期间,培养6~8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3~5名省级教学名师、省优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00名左右硕士生导师。
(五)校园建设
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达200万册。适时对校园骨干网升级,建成万兆校园网络,添加1000M宽带出口链路,建立起协调统一、布局合理的文献资源体系和全校文献信息资源、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校区建设。新增校舍面积22万平方米,使学校土地面积达到1400亩左右,校舍面积达到57万平方米左右,使学校在土地和校舍面积等指标上完全达到满足1.85万人办学规模的需要。
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校园文化精品,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四、实现“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关注和保障民生,努力改善和提高职工待遇,着力构建和谐校园,通过实施“五大工程”,促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实施“申硕工程”,推进学科建设与科技工作。
成立申硕工作机构,加强学科建设和申硕相关工作;通过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积极开展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为独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积累经验;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整合科技资源、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成为专业硕士授权建设单位。
积极培育与区域、地方紧密结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项目,加强与地方政府、大中型企业的战略联盟,构建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工程研究中心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强四川省教育厅首批创新团队——“长江中上游珍稀鱼类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团队”的建设;把“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建成富有地方文化特色,在全国张大千研究中居于领先地位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继续推进校校、校地、校企合作,扩大产学研合作领域,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断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增强政策活力。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加强人、财、物的重点投入,着力改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条件,充分调动校内外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术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科研环境与学术氛围。
(二)实施“专业建设工程”,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突出专业建设在教学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加大学科专业整合力度,通过扩大校地、校企合作办学和校内拆分、合并、新建等举措,扩充、重组教育教学资源,调整现有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调整院系设置,加快发展应用性专业。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专业结构合理,专业数量与办学规模相适应,学科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专业设置既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四川及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以优质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为载体,培育并新建一批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省级、校级特色专业;以特色专业建设为示范,不断提升我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突出课程建设在教学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以单门课程建设为重点,以课程要素为基本建设单位,对所有本科课程进行全面建设,全力构建“自学、训练、实践”三大课外自主学习体系。充分发挥省级精品课程等优质课程资源的示范作用,使各专业课程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方法、质量等方面达到优良标准。
(三)推进“质量工程”,深化教学改革。
合理规划“十二五”期间“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加大第一期“质量工程”在建项目的建设、检查、指导力度,克服“重申报、轻建设”现象,使“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真正成为我校教学质量的示范性、标志性工程。
与“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相结合,积极探索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评价方式改革。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实验室管理机制改革,加强实验室专兼职队伍建设,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构建全新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的指导,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开发创业教育课程,构筑创业教育平台,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构建和实践具有专业特色、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做合一”育人模式。在“地方高师院校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应用型数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相近或相关专业前期趋同、后期分流、分层培养综合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实施“人才双百工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理念,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保障机制,吸引和稳定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人才双百工程”,引进和培养学科领军人物和高层次顶尖人才,使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更加合理,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升。
注重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实施五年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计划,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为核心,加大现有师资培养力度。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从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企事业单位聘用一批专家,造就一支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健全青年教师导师制,逐步创造条件推行主讲教师制,坚持教授为本科生特别是低年级本科生授课制度。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师德修养和学术道德规范,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
各级干部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必须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要采取有力措施,整体提升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科学化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五)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增强学校“软实力”。
科学凝练并着力建设能充分体现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大学文化,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大力弘扬“团结奋进,负重自强”的内师精神,逐步完善具有学校特点的形象标识体系,增强师生爱校意识。坚持“高雅文化、学术文化、进取文化”导向,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着力打造富有学校特色和大学生特点的文化品牌,提高校园文明程度和师生文明素养。配合新校区建设和老校区改造,加强校园文化设施、文化景观、文化载体建设,加强校区美化、绿化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育人氛围。
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弘扬学校精神和校风校训等校园精神文化,切实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通过学校文件、校园网络、报刊等媒体渠道加强校内外信息沟通与宣传。建立学校形象及推广计划,实施素质形象指标化管理,不断提升学校的美誉度。
(六)推进特色名校建设,打造教师教育特色。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为平台,综合协调全校教师教育优质资源,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特别是学科教学论教学团队成员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创新研训工作模式,提高服务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在基础教育界遴选一批教师来校兼职兼课。持续安排课程教学论教师和青年教师到中学锻炼,参与相关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使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形成良性互动。充分利用各学科专业的优势,努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渗透到基础教育教学一线中去,采取措施让基础教育一线的改革新成果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以四川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新方案,适应教师教育开放性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职后教育,争取承担更多、更高水平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任务,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七)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重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互补与配合,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重要作用。稳步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充分激发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推进民主管理。修订和完善《内江师范学院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克服行政化倾向。
准确确立二级学院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努力提升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水平和能力。完善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制订《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加强二级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二级学院的责权利,加强目标实施的监督与考核,推进管理重心下移。
加强岗位管理,完善聘用制度,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定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等制度。
健全学生奖助体系,扩大奖助学金覆盖面,切实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学业保障。每年在全校范围内从教职工和学生两个角度组织师生评估学校服务支持体系与项目,以不断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项目的有效性和协调性,提升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认真落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强校园治安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关注校园民生,凝聚发展合力,进一步完善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努力建设安定有序、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八)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服务体系,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要求和学校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大教学科研经费投入,确保学科专业所需硬件条件、人才引进培养、创新团队和“重点人才工程”建设等所需经费的投入。
制定中长期融资战略与财务规划,拓展融资渠道以支持新校区建设、老校区改造、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和提高职工薪酬。开源节流,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加强内部控制机制,为实现学校各项决策提供资金支持。
加快建设数字化校园步伐,加强信息门户、办公系统、教务系统、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等系统的整合,提高信息门户搜索服务能力。建设“一卡通”系统,实现校园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多媒体课件库、网络课程库、优秀课程资源库、网上虚拟实验资源库等,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为实现远程教育、VOD系统、视频会议和网络教学搭建数字化平台。
加强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改革,建立运转高效、保障有力、质优价廉、师生满意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办学,建设节约型校园。
完成老校区校园功能分区调整和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使老校区的办学条件和保障能力得到改善和提升;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积极论证、报批、启动规划和建设新校区,建成的新校区具备容纳1万人以上学生规模的办学条件和保障能力。
(九)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开放办学渠道。
外事工作要有新思路、新举措,重点实现从一般外事项目管理到多形式、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转变,从单一外事部门管理到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管理转变。
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海外合作办学项目10~15个,稳步开展与北美中国教育交流项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术合作与交流,继续推进AFS赴泰国助教学习项目、Au Pair in America 项目,实质性启动韩国大学交流项目,互派留学生、学分互认,不断提高我校留学生的比例。
继续资助教师赴国内外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开展博士后研究。积极申办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增强教师与科研人员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强化教师的国际化培养。建立校友会,增进与省内外、海内外校友的联络,鼓励校友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
(十)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强力推进“强基工程”,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切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做好在青年教职工和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围绕提高素质,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审计监督,强化责任追究,从制度上保证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群众监督。大力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促进全校干部职工增强岗位责任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党校团校的主阵地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工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大德育平台,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