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系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他心有坚持,指导学生竞赛硕果累累,始终在科研的道路上求索钻研;他心怀国家,落实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是我校2020-2021学年度“优秀教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数据恢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员——许雷。
心系学生 因材施教贯始终
许雷到校工作6年,在教学方面承担过数十门课程,有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与独特的教学方法。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老师就要起到启发兴趣、引导方法的作用。他说:“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引路人,要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许雷喜欢在讲解完重要知识点后马上提出问题,让学生们现场进行讨论,还会要求学生们结合理论,课后动手实操,反复实践。许雷认为,作为一位引路人,面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知识点,教师要把握好怎么输出知识、输出多少知识的一个度,度不一样,学生的吸收过程也会各有差异。要让学生对知识做到真懂真会,必须深入理解问题,寻求问题实质,必须结合实践,用事实为理论说话。
同时,许雷也非常看重学生本身学习意愿的激发,对于不同学生,他根据他们自身理解力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让学生们从自我求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许雷回忆自己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对数学、计算机等有浓厚兴趣,他就从各个途径搜集相关课题资料并通过邀请企业讲解的方式,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该学生动手能力强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心有坚持 科研教学两不误
“老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这是许雷一直以来的观念,“一个合格的老师要热爱这个职业,用恰当的方法跟学生沟通,要有耐心地指导学生,同时也要有一个互相学习、不断进步的心态。”
6年来,许雷指导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奖7项,省奖10余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题2项。他认为,竞赛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教学机会,既锻炼了老师,也锻炼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磨练了大家的意志,增强了大家的信心。竞赛往往伴随着各种意外。有一次竞赛中,比赛已经进入到最后一天,这时团队有人发现比赛所设立的一个问题却还没有解决。危急关头,许雷带领学生们立即着手修改论文,整理数据信息,核对每个细节,经过一个通宵的坚持奋战,最终有惊无险完赛,也取得了较好的竞赛成绩。
许雷认为,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科研越深入,才能更好地反哺教学。除了备课和授课,他每天的时间基本上就在研读论文和科研中度过,不断突破自我,在学术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虽然他在学术探索中已经有所收获,但他也认为自己在科研中常会遇到“迷茫”。在他看来,“迷茫”常常让他陷入无所适从的状态,甚至会让他从内心怀疑自己,质疑自己是不是研究错了方向。每当这个时候,许雷都会选择放松一下心态,换种思路看看,然后再次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之中。
心怀国家 课程思政巧结合
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在许雷看来,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明白自己的研究不是为了私利,而应当是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许雷注重引导学生多阅读古代经典书籍,了解历史文化。他认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生们在了解古人事迹和作品的同时,不仅传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提高了文学修养,增强了文化自信,还可以从探索前人的经验中,汲取做人做事的道理,激发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进一步来规划自己的人生。
许雷本人就是一名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在数学研究之余,他爱好打篮球、骑行、写毛笔字等,他也爱阅读哲学、文学方面的书籍。许雷认为,数学研究绝不只是研究数学,一个人应该具有才具、学识、品德这三大能力,才可能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更多灵感和建树,也才配做一名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的人民教师。
访谈中,许雷温和而健谈,但他不屑于谈论自己的奉献,他只是自然地认为,为学生插上梦想起飞的翅膀是每一名优秀教师都具有的品质,亦是每一位从教者对自身的不懈追求。倾心育才,桃李花开蹊不语;勤研善教,沱水东流自悠然。也许,正是这份平常心,才让许雷能在内师的讲台上、实验室里孜孜不倦,始终享受着作为一名教师的无上荣光。
(文/院报记者团 郭亚芳 田禺蕾 朱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