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永刚事迹看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贴近群众、打动群众,并转化为推动实践、促进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这是摆在每一位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这一课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作为教师,他立足三尺讲台,二十年如一日向学员热情传授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理论工作者,他始终牢记使命,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向群众积极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党员,他坚持以身作则,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努力按照党的创新理论的要求去做。
听过方永刚讲课的干部群众纷纷表示,通过他的讲授,深刻的道理变得通俗而生动,党的创新理论真正有用而管用;认识方永刚的人们一致认为,从他的言传身教之中,可以看出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怀,可以感受到党的理论工作者的拳拳之心和切切之情。
方永刚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的光荣,也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的榜样。方永刚的事迹为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带来了启示:要使理论掌握群众,就要让理论亲近群众;充分发挥党的创新理论的巨大威力,需要在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之间、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归结起来,就是要深入学习、坚定信仰、积极传播和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
深入学习是基础。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实践的产物、智慧的结晶,但它不会自动进入人们的头脑中。对于科学理论,信仰践行也好,传播宣传也好,首先应当学习掌握它。方永刚对待党的创新理论,不是浅尝辄止、生吞活剥,而是潜心钻研、深入理解。20多年来,他反复钻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广泛学习党的各种文献,撰写编辑大量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书籍和教材。全面、系统、持久的学习,使方永刚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他讲活党的创新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定信仰是保障。人无信仰,必无精神支柱,必无前进动力。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就必然坚定信仰党的创新理论。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只有坚定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信仰,才能唤起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热爱和激情,并用这种热爱和激情去感染听众和读者。方永刚正是“敬而学,学而信”的典范。他联系我国的发展历程,联系个人的切身感受,深信党的创新理论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而迸发出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强烈激情,形成了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高度自觉。
积极传播是关键。理论来自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党的创新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发挥巨大威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掌握群众,离不开对它的积极传播。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不仅需要热情和干劲,而且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方永刚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主题鲜明、主旋律突出、因地制宜,讲求知识性、趣味性、前沿性等六个方面的经验。他的做法和经验集中体现了“三贴近”的要求,极大地增强了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实际效果。正如一些干部群众评价的那样:方永刚讲课,声情并茂、入情入理;听方永刚讲课,易懂解渴、入心入脑。
模范践行是根本。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如果把学习、信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视为装装门面的事,甚至讲一套做一套,那么,不仅亵渎党的创新理论,而且贻误党的事业。古人说,身教重于言教。理论工作者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就是坚持知行统一,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动。“对真理的尊重是运用它,对真理的信仰是用一生实践它。”方永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样的力言力行,使方永刚身上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使他讲授、传播、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始终充满自信、激情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