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

思政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工作 -> 正文

【科研育人】陈理宣:于无限赤诚中种出灿烂千阳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18-09-09

陈理宣,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工作至今已有37年,在这37年中,他长期从事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科学研究,试图从心理学、审美学的角度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形成自己的研究个性,在科研中坚持追求真理,倾注真实的情感,提倡真实的学术人生,力求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先后主持科研项目、教改项目等6项,出版专著多本,发表论文70余篇。“科研是我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37年风雨兼程,他怀揣无限赤诚,在不断的科学研究中,种出了灿烂千阳。

硕果累累担重任 乐此不疲做研究

2008年陈理宣开始申请关于知识教育方面的课题,自此以后,便沉浸在对科研的痴迷之中。由于本身工作太忙,他只能在空余时间进行研究,课前、课后、午休,这些时间被充分利用,而回家后研究到深夜凌晨更是家常便饭。对他来说,科研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利用这些空余时间,他出版了《教育哲学》《现代家庭教育》《教育价值论》《知识教育论》等多部学术专著,其中,《知识教育论》费时两年多才写完,写之前更是有长达五六年的积累和思考。先后在《文艺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科学》《医学与哲学》《江西社会科学》《学术探索》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在CSSCI来源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37年的科学研究中,他从未感到疲惫,反而越来越兴致盎然。“科研对我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兴趣,是一个审美的活动,对我而言它不存在困难,只是一个对美的体验。我乐在其中。”

陈理宣不仅自己在科研方面建树颇多,在工作上更是勇挑重任,作为院长,他带领团队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对学界和学校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学科建设,陈理宣组织了一支团队做实践教育哲学方面的研究,团队成立至今已有六七年。这几年来,出了三部学术专著,发表了关于实践教育哲学方面的系列论文,其中《基于时间教育哲学视域的知识结构形式及教育理论研究》(系列论文)在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中获得了省政府的二等奖。

“很多人说忙于教学没有时间搞科研,这是因为他们没兴趣。”在陈理宣看来,恰恰是教学有利于科研,科研又有利于教学。他认为,如果教学的内容老师自己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又何谈教好学生呢?又怎么去启发学生的新思想呢?对科研的深切热爱和作为老师的强烈责任感让他对一些老师的现状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我们现在有一些老师满足于‘照本宣科’,但是很多情况下你一定要研究你才能讲得好,有想法、有创新,才有可能立足于前沿。”

电照风行仍进取 功成不居守本心

陈理宣在科学研究上积极进取,取得的科研成果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不仅先后获得四川省第十七次、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四川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独立)、四川省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四川省第六次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科研成果还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教育学文摘》、《国研网》、《教育科学文摘》、《教育学在线》、《教育学在线》、《中国出版》杂志、《中华读书报》等学术媒体转载、评论30余次。

陈理宣对学术活动十分热爱、积极参与,做出了许多优异成绩,在省内教育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在国内也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不仅是内江师范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负责人,而且还是四川省第十二批(教育学)学术带头人。2012年12月4日他在全国美育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上作大会报告《儒家养心美育思想及其对当代美育的启示》(贵阳),2011年11月到韩国国际大学作《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的学术交流报告。后来又成为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奖入库专家,四川省教育厅高校高级职称评审入库专家,四川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自2004年以来一直被聘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在不断的科研进程中,陈理宣对科研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认为,教育理论研究最终都是为了教育实践,他在致力于实践教育哲学的理论体系建构的同时,以实际的行动参与到基础教育的实践中去,试图通过参与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以实现带领基础教育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以实际行动促进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他也一直坚信,“搞科研如果为了什么名什么利,那么这个科研路就走歪了。”研究本身具有审美性,他想要从科学研究这个过程来获得心灵上的享受。陈理宣说,他会继续将不间断的热情和赤诚,投入到有趣神秘的科研中去,继续为教育哲学,奉献出灿烂千阳。

(文/院报记者团 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