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

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特别推荐】告别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14-06-10

六月将至,迎来的是人生的一个转折,随之而来的是生命的另一个转角。毕业季,承载了太多人的汗水,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也承载了太久的时光与太沉重的梦想。现在,再也不用为了逃课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再也不用为了应付考试而临时抱佛脚,再也不用听着不喜欢的课程而犯困偷懒,而此时的心中却有了一些失落。耳边依旧想起青春纪念册的旋律,而身边人,相处了四年的同学、室友、亲密伙伴,今天还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上自习,明天也许就要离开这个共同生活的装满共同回忆的校园。四年里,有美好的瞬间,有奋斗的汗水,或许你收获了、成长了许多,或许你失去了什么,留下了遗憾,可这就是大学,过了就不再有的独一无二的象牙塔。

    时光匆匆,岁月荏苒,一低眉间大家就要背上行囊。每年的毕业,对于有些人来说是解脱,而对于有些人来说则是痛苦的,离别难免会伤感。看似光鲜的背后,往往有着更为生动,抑或是更为感人的一幕幕。别离在即,或许他们都约定好带着这份记忆,各自奔赴下一段旅程,因为这是一群有着梦想的孩子,迎着太阳奔跑的孩子,会带着希望一直走向远方。

 

    考研:为了梦想奋力追逐

    文新学院的龚媛媛和数信学院的李坤就是2014考研大军的一份子,而且在这毕业的时刻分别顺利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在他们心中,大学四年犹如一朵向阳花的开放,从稚嫩走向了成熟,从娇羞变为了流光异彩。

    大学是收获的四年,每一个走进这个学校的学子,都用四年的青春挥洒梦想的种子,同样,这些种子也在他们的手上开了花,结了果。刚进校,龚媛媛就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也因为自己的这份热情,收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礼物。大一刚进校,龚媛媛加入了刚开办的“民族风韵文化”协会,在这里,她收获了友情,也收获了勇敢。大一暑期,体育学院学生会组织“三下乡”活动。在活动的17天里,龚媛媛目睹了很多,感受了很多。她哭泣,灾区的“万人墓”带来的是对生命的另一种思考;她感动,体育学院小伙伴们对她的关怀是另一份心与心的交流;她欣慰,一名截肢小女孩在“三下乡”的队伍中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

    大三,是龚媛媛的转折点,也是新的起点。她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计划,那就是走出去,四处寻找旅游带来的安宁,所以,她开始了她的“穷游路程”。大三这一年,她的足迹到过凤凰古镇,到过丽江,到过厦门,每一次到达那个地方她都会给自己寄一张明信片,写下自己当时的心情。大三那个寒假,她去一个厦门的同学家玩,和同学爸爸偶然的一次谈话,让她为自己的未来定下了决心:考研。

    考研路程漫漫,这条道路,在龚媛媛看来,是她在大学中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后一个过程。在2013年9月确定考研方向后,龚媛媛开始埋头苦熬。在别人实习得风风火火的时候,她却在书堆里面打拼,这样的日子每天都在重复。在谈起考研的那段回忆时,龚媛媛皱了皱眉头,“考研真的很锻炼人,也很消磨人的意志。那一次,我们几个考研的人围坐在一起看书,突然就有一个人嚎啕大哭起来,我们都吓坏了。”不过也是因为这些朋友的支撑,才让龚媛媛获得了这份宝贵的机会。而对于同样考上研的李坤来说,这段经历也是十分的难忘。

    “大一呀,我在踏进大学校门时就决定了我要考研的志向。我喜欢科研,我想要留在高校做研究。”这是李坤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最理所当然,也是最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每天,当别人还在熟睡时,李坤早已坐在图书馆看书;当别人在放松娱乐时,他依然在看书“充电”。看似枯燥无味、“三点一线”的生活,他却乐在其中,刻苦学习。考研之路必定充满了艰辛与荆棘,因此,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所下的功夫必须多于常人。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李坤常常置身于图书馆,努力学习着考研方面的知识。由于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所以他从未有一刻放松过对英语的学习,所以在繁忙的学习中,还抽出时间去专业的培训机构学习英语。

    回忆起青葱岁月,龚媛媛和李坤细数他们身边的良师益友。在龚媛媛的记忆里,有性格外向、乐观的杜可琦老师,有观点独特、思维活跃的杨光辉老师,也有给予媛媛信任和认可的高军梅老师。除了良师,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挚友。龚媛媛和寝室的小伙伴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感情,她们的感情并不是那样轰轰烈烈,但是四个人都互相关心着。考研的时候,她们互相陪伴;毕业了,工作了也都互相牵挂。“我们四个人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没事儿就喜欢到里面聊两句。特别是现在,有一个人都已经去外地了,她每天都会在微信上叫我们,然后问我们一些新闻话题,群里面一下子就热火朝天了。”

    在李坤的大学生活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牟廉明老师。“我最感谢牟廉明老师,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我。”李坤学长用一句最简单的话表达了对恩师的谢意。在这条科研路上,恩师的指引、鼓励让他找到了自己的路,话语虽简单,却包含了浓浓的感情,不舍与感恩溢于言表。而对他的建模团队,他也有着别样的深厚情谊。面对相同的题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家都各执己见,都想用自己的看法说服对方,越争执对题目的研究越深入。最后的结果基本都是综合了双方的意见与看法,成功解决这个题目。在分别之际,李坤不舍地说道:“我以后肯定会想念那一群因为一道题和我争得面红耳赤的人儿。”

    关于未来的自己,龚媛媛想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寻找一个好的媒体继续追寻她的媒体梦;李坤则向往外面的世界,想在草坪上展翅高飞,也想在自己的专业基础之上更上一层楼。

    在告别四年的大学生活的同时,他们也告别了身上的涣散、青涩与无知。就这样,缓缓地由青涩走向成熟。毕业就像一场脱变,能够像蛹化蝶般,迎接另一种俏丽与残暴,承载更多的责任与担负!

                                           

                                                                      龚媛媛

                                           

                                                                     李坤      

 

    就业:踏出社会,勇往直前

    在“考研热”正盛行的时候,也有一群学子选择勇敢地踏出去,接受社会的“洗礼”。而文新学院的李幸和王茜就是其中的一员。

    初进大学,当许多同学还在懵懵懂懂、茫然无措时,以专科生的身份入校的王茜,在一开始就寻到了自己的那个位置。当别人都在抱怨住宿条件差时,王茜却觉得既来之则安之,不要因为环境就影响自己,只要好好学习,环境都是无所谓的,好心态的她还帮着安慰其她同学。因为王茜心中早已定下专升本的目标,大一普遍存在的迷茫,在她身上找不到一丝痕迹。弹钢琴、学声乐、跳舞、看书学习、做兼职,她从早上6点多起床,除上课、吃饭、午休时间一直忙到晚上琴房关门才回到寝室。终于,在王茜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她考上了本科,开始了本科生涯。在而后两年的大学生活中,王茜笑称“上课都快上疯了!”因为要补上专科没上过的许多课程,她几乎每晚都要去上选修,休息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但她从来不会选择逃课,她认为该做什么就什么。

    而同样对大学生活充满热情的李幸在刚进校就分别参加了校广播台、院报记者团、文新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地理爱好者协会四个部门的工作,还担任了班上的学生干部。对于参加众多部门,李幸说到;“大一的热情和兴趣促使我参加这些部门。”在院报记者团试用期间,当其他新成员为每周4篇稿子烦恼时,她创造了一周写12篇稿子的佳话。“在试用期时,我尤其热衷于写新闻,当中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带我的师姐给我说天一广场有团体在举办活动,当时我刚洗头后头发还没吹干,就直接去跑采访,在到达天一广场后,那个团体的活动未如期举行,我当时就抱着既然来了你就一定要采到新闻的想法,一边等一边联系相关负责人,最后完成了第一次独自采访任务。”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不断的积累经验,在大一下期各个部门选举中,李幸成功担任了院报记者团新闻部副部长,大二寒假就在师姐的推介下进入遂宁日报实习。

    就业,是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最想做的事情,在李幸和王茜的生活中,这样的日子提前到来了。大三时,王茜顺利进入面试并与宜宾天立国际学校签下合同。成为了一名音乐实习教师。“在宜宾天立国际学校实习一个月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在学校学习期间是学不到的!”王茜说道。她的教授对象是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与试讲时面对的大学生差别太大。有一次,王茜精心准备了奖状给小朋友当作礼物,但当王茜满心欢喜拿出来时,小朋友们却都很失望地哎叹了一声。在后来的实习过程中,王茜通过观察才知道原来是小朋友得过的奖状已经够多了,他们更希望的是能多做做游戏。从最开始的站在讲台上放不开,到逐渐地摸透学生的心理,再到得出对待不同年级学生应当采取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心得。后来,王茜顺利通过一个月的实习,并获得了优秀实习生的称号。八月中旬再参加一次培训,九月开学她便可直接上岗了。

    李幸则因在遂宁日报实习中的优秀表现,在大三时进入到了华西都市报内江站实习,她在华西都市报内江站实习期间,正逢内江市政府做一个新闻特刊,她一人连续做了4版多报纸。有一天晚上,她12点才回到宿舍,报社的人打电话来说还有几个版没做好,需要当晚做好。李幸又马不停蹄地写到凌晨2点,又从4点写到7点才把任务完成。有理想的人能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逆境中看到光明。李幸把逆境看作是成功途中的考验,只需踏踏实实地努力奋斗。在她完成任务后,不到一个小时她又去报社开早会。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她说到:“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李幸除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外,她还获得过学习奖学金、全国和全省高校好新闻奖、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在李幸心中,学校是一个感情溶解机,集体成为他们的代名词,过去成为了记忆,以前不管是朋友间有什么矛盾,现在都随之化解,彼此珍惜最后在一起的时光。大学是一个平台,在这里李幸锻炼了自己,收获了友谊,得到了老师的真情谆谆教诲。而对于拥有五年大学生活的王茜来说,这个学校是很可爱的。虽然有人觉得它不好,但她从来没有这样觉得。在那实习的一个月里,她的努力打动了同办公室的一位老师,她说道,“茜茜,因为你,我觉得内江师范学院是所不错的学校!”当听到这句话时,她觉得自己能够为学校争光,非常的高兴。即将离开,她最舍不得的是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老师,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她也会一直铭记于心底。

    大学生活是梦想起航的地方,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抓住每一天,充实自己。用青春激情、勤奋坚毅的态度去行动。因为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李幸

                                           

                                                                     王茜

 

    公务员:以恒心直面困难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文新学院的何俊霖和赵寒,是两位已成功考取公务员的年轻学子。

    就读于文新学院的何俊霖,高中时他虽然是一名理科生,但尤爱语文。150分的语文试卷,他可以考到130分。出于对语文的热爱,他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进入大学后,他选择了校团委宣传部,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耕耘其中。大一、大二,在《青春年华》,他用热血青春,点亮年华梦想。两年《青春年华》,带给他的不仅是磨练,还有成就感。记得有一次,他一个人负责了运动会专题,从前期策划、采写、组稿、配图、排版到校稿,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没有别人帮助。虽然这次报道让他劳累,却也给他带来了磨练与成长,当然还有自己一个人完成一件事儿的成就感。他感慨地说:“我觉得《青春年华》这个刊的名字取得很好,因为我的青春和年华都献给了它。”

    对于同样成功考取公务员的文新学院2010级3班的赵寒而言,如今他已是家乡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的国税局科员。大学四年于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在这各奔东西的毕业季,最让赵寒不舍的还是情同手足的室友们。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课外实践中,他们都能相互帮助和支持。当他作为一名校学生会实习干事,参加竞选校团委办公室的副主任时,朋友们不仅帮他做了许多准备工作,还一直替他加油打气。最后他成功竞选并胜任了新工作。“这份感情是我最宝贵也最珍惜的。”赵寒真心地说道。

    考公务员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何俊霖和赵寒能成功考取公务员当然也离不开他们的坚持与努力,以及他们独有的成功秘诀。大二时何俊霖便开始了潜心的“看书”阶段。说是看书,是因为他的目的并非致力于考研,而是去尝试,能多方面的尝试。而这一段看书的时间,让他有了很多的时间来让自己沉淀,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遐思。从中文楼三楼的考研自习室,到中文楼的图书馆、西区新图书馆、八教、旧图书馆。寻找安静环境的路上可谓无所畏惧。在中文楼的考研自习室里,当时还大一的他,坦然的穿着大一的学生装坐在里面同师兄师姐看书,并最终得到师兄师姐们赞赏眼光的经历,让他一直难忘。曾获得过多次专业奖学金、一次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的他,在同学们的眼里是适合考研的。但当他考研和考公务员的时间冲突时,他却毅然选择了后者。“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不要让别人牵着鼻子走。”他说。关于考上公务员,何俊霖说自己的心态很好帮了自己不少忙。因为之前一直在忙着准备考研,所以自己其实都没有好好准备公务员考试,自己只做过一套题,这样不可取,他强调说。对于别人考试前的紧张,他却将考公务员称为“大自然的馈赠”,因为每年有两次省考和一次国考,然后大学毕业生还能有一次选调生考试,一年四次的考试,就算这次没考上也没什么。

   在考公务员这条道路上最让赵寒伤脑筋的却是,如何应对应试人数多而考试的次数和招聘人数少的情势。是家人朋友的期望、老师的支持让他保持着冲劲和斗志,坚持了下来。赵寒回忆说:“在我考上公务员后的政审环节中,现任的辅导员易小慧老师和康超老师主动给我准备政审材料,还主动与我交流政审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他们都是我大学生涯里很感激和敬佩的老师。”提及恩师,赵寒如是感慨。关于对未来工作的规划,赵寒觉得任重道远,但自己依然斗志昂扬。因为将要工作的单位是国税局,国税局的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其必备的会计审计方面的知识,对于本科是汉语言文学的他来说是件棘手的事情。“四川国税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所以接下来我将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即将毕业,何俊霖难舍一教106那个每周开例会的教室;曾教过自己的孙潇和孟光全老师,自己的朋友们,但青春易逝,韶华难再。“能勤小物,故无大患。”是这位师兄对师弟师妹们的忠告。赵寒也给师弟师妹们留下了自己真挚的忠告:“学习是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而在大学中参加社团学生会的实践,则能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让我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但我在学习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好,这也一直是我大学的遗憾。如果能再来一次我一定会更注重学习。”

                                           

                                                                     何俊霖

                                           

                                                                    赵寒

 

    感恩:老师同学送祝福

    2010级的学生即将踏出校门,依然待在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又有什么感想呢?在看到大四的师兄师姐要离开后,来自地理与资源学院2013级2班的雷梅感慨,“自己马上也是要当师姐的人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抱着‘我还小’的想法,要成熟一些。”对于今后的大学生活,雷梅也有了自己的新目标,她也说到要为了新的目标一直努力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一直不断地进步。

    而2012级化学化工学院的税凤梅则在经历过了一年的迷茫后,明白了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认为,要是多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因为我想当老师,这些都是必要的。有时间的话,我也要像大三大四的师兄师姐一样进行试讲,这样应该会很有用。”她还谈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多阅读,将来走上讲台,才能够把更丰富的知识教授给我们的学生。“以前我对‘优秀的老师’的理解仅仅是能够把知识教给学生,现在我有了新的看法。我觉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不仅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开阔的眼界,能够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要想成为她口中的“优秀的老师”,税凤梅表示会在向师兄师姐学习的同时继续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文新学院2011级1班的张莉芬现在努力的目标就是考教师和公务员。之所以有两个目标,是因为大四的师姐告诉她,“要有几手准备,多给自己找条路。”面对现在的就业形势,考虑到自己的情况,结合了自己的喜好,她重新给自己拟定了目标,“现在就是一有时间就不断地做这些公务员考试题,为考试做好准备。”下学期一开学,现在大三的他们也是准毕业生了,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也倍感压力,“现在就业压力很大,总感觉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不过还有一年,张莉芬也表示会在最后一年利用好时间,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毕业后有一个好“归宿”。在毕业季来到的时候,虽然有对师兄师姐的不舍,但是更多的是对他们的祝福。“看到师姐师兄现在也有了比较好的出路,作为师弟师妹的我们也很开心。”回想师姐师兄对自己悉心的指导与帮助,在迷茫时对自己的指点,她也满是感谢。

    大学四年一晃而过,不少毕业生都感觉自己虚度了四年光阴,对此,文新学院2012级辅导员康超认为大学生活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他建议学生在大学四年要做到四点。第一,学好理论知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储备了充足的理论知识,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第二,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他看来,大学不能按照中学的老思路,只注重于学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磨练自己的能力。第三,在大三之前一定要通过学校要求和社会对于该专业就业要求的各种等级证书和资格证书(如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第四,早日认清自我与当前就业形势,确定目标与职业规划。

    “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知道自己知道,大四不知道自己知道。”经管学院团总支书记吴志晓这样总结大学四年生活。他指出,大学生经过四年蜕变,处事更加成熟、自信。大一时,往往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大二时,已经适应了大学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知道自己该往哪一方面发展,开始选择性的、有重点地学习;大三时,基本知道自己分别具备什么、欠缺什么能力,取长补短,为就业做准备;大四则忙于找工作。

    目前,毕业生大致可分为四支队伍,一是考上研究生的,二是考上公务员、选调生,三是找到工作的,四则是“毕业即失业”,既没考上研,工作又没着落的。据吴老师分析,未就业的毕业生情况比较复杂,有还在挑选工作的,有考公务员、考研失败准备再考一年的,也有确实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往往在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自己适合的工作之间徘徊。吴老师认为,从长远看,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并没有错。但是刚毕业,还是先选择自己适合的工作,毕竟,养活自己更为重要。

    毕业只是人生的一个转折,告别昨日的欢乐与忧伤,开启人生的新起点。对于未来,康老师叮嘱道:“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在生活中,要勇于担当;在工作上,要有职业精神。”他还特别提出,一定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母校、感恩社会。

    吴老师也表达了自己对毕业生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祝福:“希望毕业生踏踏实实工作,刚开始工作重在积累经验,不要急于求成,不要频繁跳槽,要脚踏实地。最后,祝毕业生学有所用,工作生活幸福美满。”

 

    五月末的内师仍然是那么安静,却多了一份淡淡的离愁。图书馆前,山顶球场,总能看到身穿学士服的大四学生拍毕业留念的情景,脸上弥漫着动人的笑,是的,他们要毕业了,要和母校正式告别了。而告别是为了更好的出发,他们怀着这份对梦想的追逐,将正式踏进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开始属于他们的另一番拼搏。
  • 上一篇文章: 【走近劳模】徐武: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 下一篇文章: 【特别推荐】青春答卷让龙舟节更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