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校园网络阵地的建设与管理,营造文明安全、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环境,现就校园网络阵地信息安全隐患排查的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排查时间
2025年3月20日至3月28日
二、排查范围
1.校园官方网站、二级单位网站及各类专题网站;
2.学校及各部门、各学院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账号;
3.校园内部的网络论坛、学习交流群、工作群等网络交流平台(微信群、QQ 群、钉钉群等)。
三、排查重点
特别提醒:所有信息发布不得含有《出版管理条例》(2024年修订)第25条所列相关内容,不得违反第26条所列规定。
(一)校园官方网站、校园官方新媒体
1.信息发布是否安全。检查所有网络链接是否存在“涉黄”“涉赌”“涉毒”等非法网络链接或者信息,是否存在“僵死链”“空链”等违规网络链接;信息是否及时更新;是否存在涉密信息;是否存在引用“非原创作品”但未注明具体来源等情况。
2.“三审三校”是否落实。信息发布是否注明文字、图片作者姓名,是否注明初审、复审及终审人员姓名。信息发布需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及时,杜绝虚假信息、错误表述、不当言论等,维护校园网站和校园新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3.账号管理是否安全。排查账号是否由本部门(单位)申请运营,账号、密码是否由专人负责,密码是否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变更,是否到党委宣传部及时登记备案。不再使用的网站(新媒体)需及时注销,杜绝重复建号、建而不报、建而不管、更新滞后等问题。
4.内容建设是否科学。各二级学院网站重点介绍党建思政、师资队伍、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生工作等情况。各职能部门网站重点介绍职能定位、管理服务等情况。各科研平台网站重点介绍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情况。内容应贴近师生需求,突出特色亮点。各校园官方新媒体平台要明确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积极服务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宣传学校发展成就,展示良好形象,增强师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校园网站和校园新媒体均不得参与商业性和盈利性经营活动,不得违规发布广告类信息。
(二)互联网工作群组
学校互联网工作群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进行管理,排查重点如下:
1.建群是否规范。遵循“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排查工作群组建立是否经所在单位许可,是否有专人负责管理,是否存在功能重复的工作群组,是否存在不经常使用的工作群组。功能重复的群组应归并整合,因阶段性工作需要建立的工作群组,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解散。
2.入群是否审核。工作群组内是否存在非校内师生人员或者其他不适合在群内的人员,入群是否有专人审核,是否进行严格身份认定。不属于工作成员范围的人员应由群主或管理员移出工作群组。
3.信息发布是否合法合规。在工作群组发布信息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工作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严禁发布与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相抵触的内容和言论。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
各部门(单位)要站在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校园网络阵地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阵地意识,从严从紧抓好网络阵地管理,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确保各类网络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空间。
(二)压实工作责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级二级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对本部门(单位)网络阵地建设管理负主体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主管网络信息安全的领导班子成员是直接责任人,同时各部门(单位)要明确各网络阵地的具体运维人员及其工作责任。对管理不严、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依法依纪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持续排查整改
为切实加强校园网络阵地管理,各部门(单位)要开展全面摸排,精准掌握本部门(单位)各类网络阵地情况,做到底数清楚、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持续强化隐患排查与问题整改,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务必第一时间上报学校,以便及时妥善处理,确保校园网络阵地安全稳定、健康运行。
五、结果反馈
请各部门(单位)于3月28日前认真开展一次问题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阵地管理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将校园网络阵地信息安全隐患排查表(附件1)扫描版通过办公系统反馈至党委宣传部冯杰老师处。党委宣传部将再次对各部门(单位)网络阵地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对网络阵地管理出现严重问题的部门(单位)将予以通报。
附件:1. 校园网络阵地信息安全隐患排查表
党委宣传部
2025年3月20日